https://detail.1688.com/offer/44422500454.html?spm=a2615.2177701.0.0.nzvcAg
HY2120-CB最新的2017年新货来袭,最近元器件大幅涨价,但我们双节锂电池保护IC的王牌产品,只小涨5%。我们是在压缩自己的利润,把机会让给客户。
被动元件是电子制造业最基础的电子物料,年使用量已兆亿颗起算,价格便宜、用料量大,通用型居多,属于利基性市场,价格波动低,客户集中度高,早已被市场遗忘。不过,由于消费性电子产品轻、薄、短、小的特性需求,带动微型元件崛起,让被动元件慢慢进入景气周期。
由于日、韩、台等地被动元件厂今年扩产重点仍非缺货严重的产品,无助于改善缺货,预估,在供应端未增加产能情况下,今年被动元件恐会一路缺货至年底,因供应端持续不足,新订单、新客户的交期在20周以上,是过去几年来最长的交期。
在国巨、华新科等厂商宣布第二次涨价之后,MLCC现货价呈现大涨,已有客户在旺季度缺货的预期心理之下,开始在现货市场扫货,部分规格甚至较合约价高出许多。
受R-Chip产能问题影响,罗姆的固定电阻器、电阻网络产品缺货。钽电容部分货期延长,陶瓷电容部分货期延长。
AVX工厂出现过罢工,产能受限,另一工厂产能也上不去,ROHM的产能都被汽车booking了。MnO2钽电容正在涨。手上有订单、有货的应该可以像存储器一样大赚。虽然MLCC和polymer能替代,但一些高容产品还是会考虑成本原因,继续使用Mno2钽电容。
全球被动元件主要生产厂家:美国基美(KEMET)、威世(Vishay)、约翰逊(Johanson)、Venkel、ATCeramics、Syfer;日本村田、京瓷、丸和、TDK、罗姆、太阳诱电、贵弥功、NIC、松下、Rubycon、尼吉康;韩国三星机电、三和;台湾国巨、华新科、禾伸堂、信昌、达方、宸远、宸鑫容;大陆有名的则是宇阳、顺络电子、风华高科、三环、火炬电子、达利凯普、香港AVX等。
通常都是低库存运营,以前对市场的预期相对悲观,很多原厂在备货的时候比较保守,一旦市场情况不错,就倒逼原厂增加产能。有时候市场的实际需求跟客户的描述有一些滞后效应,某些客户为了抢货,会有些放大效应。而原材料、物流和人工成本,原厂整合一些产品线做了业务分管,加上生产制造基地相互间可能无法有效转产,交货周期延长传导至渠道就会造成产品涨价、缺货。
最近,全球最大的单片机供应商之一的Microchip(2016年1月Microchip以35.6亿美元收购Atmel)在强势整顿旗下产品线的分销贸易渠道,中国区受灾严重。小型规模的二三级代理商、分销商、贸易商、IDH被禁止出货,涉及相关公司数量较多(传一百多家)。如果一旦发现代理商给他们出货,没有条件的取消代理权。
另外,NXP(飞思卡尔)、Cypress、微芯、瑞萨、ST的单片机产品需求旺盛,原厂交期普遍都在延长,各大厂商都在争地盘,MCU后续行情有待观察。(不过,根据国际电子商情分销群友最近发布的供求信息表示,STM的比较缺)
停产料涨起来吓死人,特别是一些特殊用途的料,比如此前华强北一盘料拍卖价高达百万。知名IC企业Microsemi美高森美旗下的爱特(Actel)FPGA出现高达20%涨价,可能原因是,美高森美唯一中国上海工厂关闭,接单时间已经截止,需要全球调整货源,缺货将持续。
高富帅迎娶白富美,取消安富利的代理权,安富利后面的贸易商和IDH虽然转单TI,但还是保留了ADI这条线,ADI整合Linear期间,对市场供货比较保守,订货交期在12-16周,上半年部分型号采购已经翻倍,目前看还是缺货,国内现货前一天报价,客户下单第二天确认已经没货了。
一季度取消了安富利、北高智、益登的代理权,2017年4月24日终止了之前的协议价格,NOR Flash、RAM MCP、NAND Flash、SLC NAND部分型号随后涨价和缺货。32位MCU产品交期10-12周,部分8位MCU产品交货周期从8-10周延长至16周。
缺货确实导致了芯片成本的提高。Maxim基本上没有什么涨价的产品,可能某一两个产品会出现类似的情况,电源管理IC、车用IC订单量很强劲,货源紧张。
TI在成都有自己的晶圆厂,正在和成都政府商议扩建,TI的供货体系也非常完善,特别是销售和技术支持都非常强悍,反应很快,涨价、缺货的都是一些老料,很少。
原厂备货不多,高压电源管理IC很缺,交货周期走长3周,Y和P系列都缺,只有个别型号不缺,市场也涨价了。
其实,看整个全球半导体业的发展,目前来看增长率基本上维持在个位数,除非未来几年会有一个革命性的应用爆发出来,但现在还看不到。所以等原厂库存一上来,就会面临很多不确定的市场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