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一家来自德国的半导体制造商,英飞凌的主打产品MCU和IGBT是汽车制造的关键元器件,客户和最终客户有博世、大陆集团、比亚迪、安波福、Denso等Tier1厂商。英飞凌将近40%的收入来自大中华区。大众汽车一度因ESP(电子稳定程序系统)和ECU(电子控制单元)的短缺而面临部分车型停产,这两大模块所运用的MCU正是英飞凌的主流产品。
同恩智浦、瑞萨、德州仪器、意法半导体类似,英飞凌是这一轮供应链救援的核心企业。公司另一个产品IGBT,决定着新能源车的整体能源利用率,一辆特斯拉modelS使用的三相异步电机驱动,通常需要84颗IGBT芯片。中国造车新势力蔚来、小鹏、理想也是它的客户或最终客户。
英飞凌试图将过去的积累延伸到这两大潮流中。苏华称,英飞凌在现有的汽车半导体、功率分立器件和模块领域居全球第一,安全芯片、MEMS麦克风芯片市场份额也是全球第一,MCU是全球第三,NOR闪存全球第四。这是公司的基础能力
由此划分出四个板块,汽车电子、工业功率控制(服务新能源充电、传统电力基础设施)、电源与传感系统(服务智慧家居、消费电子)、安全互联系统(服务物联网)。
公司正锁定资源,将营收的13%投入到研发中,2021财年研发投入14亿欧元,仅一年就新注册了1700项专利。在中国中举办首届生态圈大会也是重大战略的开端,主论坛的12名嘉宾中,除了来自汽车行业的嘉宾之外,还有阿里、腾讯、海信、阳光电源。
中国是英飞凌最看重的区域市场。苏华对记者表示,中国地域辽阔,人口众多,产业齐全,配套完善。因此在需求端,中国毫无疑问是全球最大的区域性市场。从供给端来看,中国在全球电子产业价值链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。